学术会议与讲座
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应邀为0638太阳集团做线上学术讲座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7-14

 

2022712日上午9:00-10:30,董洪川校长应邀为太阳官网做线上学术讲座,讲座题为《解读现代主义:艺术非人化?——重读O.Y.加塞特》。本次讲座是0638太阳集团70周年校庆系列讲座之外国文学名家论坛的第三讲,太阳官网的教师和研究生在线聆听了讲座。董洪川校长是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博士后,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,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兼任《外国语文》和《英语研究》主编,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,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,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,教育部英语专业教指委和翻译专业教指委委员,重庆高校外语类专业教指委主任。

首先,董校长指出当今学界对于现代主义的关注点延伸至“新现代主义多面相”(Modernisms)的范畴,这也给学界以全新的角度来思考“现代主义是什么”的问题。以现代主义为起点,董校长随即引入了“艺术非人化”(dehumanization of art) 概念,力求从学术的角度对此概念进行重新的研究。通过对加塞特和卢卡契对现代主义特征的定义,进一步说明了艺术非人化的含义和本质。卢卡契批判了现代主义的“反社会”(asocial) 本质,加塞特则总结出了“非人化”(dehumanization) 是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。加塞特认为,现代艺术是一门纯粹的艺术(pure art),它将人类感知(human sensibility)从艺术感知(artistic sensibility)中完全剥离,也割裂了艺术与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关系,而这种割裂造成了艺术非人化。

其次,董校长讲解了“现代主义与艺术的使命”问题。他指出,虽然加塞特认为现代主义是一种非人的艺术,并不能担负起任何的社会使命,但是一部分现代主义者认为,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新形式,承载着文化颠覆的使命,质疑着社会统治秩序的根基。城市化是科技进步的产物,但也是对传统伦理与和谐生活的破坏,人将“利益优先”作为行为准则。现代文学艺术作品肩负着提醒人保持真诚、反抗压迫、重塑基本价值观、拯救灵魂的责任。因此加塞特所认为的“艺术作品除了它本身什么也不是”的观点并不全面。

再次,董校长分析了“现代主义和传统”的博弈。他指出,加塞特认为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不同,后者主要表现真实的世界。然而事实上,现代主义者对传统的态度颇为矛盾,如埃斯塔森认为现代主义是一种范式的转化。另一方面,许多现代主义者努力恢复传统,如埃兹拉·庞德强调了诗人或艺术家学习传统作品的重要意义;休谟则主张古典复兴;T.S.艾略特认为批评等同于古典主义,诗歌创作应该有历史意识。

然后,董校长讲解了现代主义与“活的”现实之间的关系。他指出,加塞特认为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切断了艺术与“活的”现实之间联系。但是对于很多现实主义者而言,现实主义作品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,描绘出“准确又可被认知的当代生活画卷”,其中一个例子为休谟的观点,即任何种类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存在。

最后,董校长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。董校长指出,加塞特对于现代主义的观点存在一定问题,值得重新探讨。大多数现代主义者对古典主义持积极态度,始终进行着语言上的探索和实践,清楚自己肩负的社会使命。许多现代主义作品关注现代生活,对现代状况进行了完整的描绘。尽管存在缺陷,但是现代主义已经成为文学经典的一部分。董校长语言严谨认真,引经据典,分析深刻到位,赢得了参会师生的一致好评。

讲座结束后,田俊武教授做了精彩点评。田教授提到,董校长是我国研究英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,其讲座阐释并质疑了加塞特的艺术非人化理论,并用艺术非人化理论分析了T.S.艾略特的诗歌,让听众对现代主义与艺术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。董校长的讲座十分严谨,为青年学者治学树立了榜样,其中对概念的界定、引经据典等尤其对于博士生和青年学者而言颇有启发意义。董校长的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,而且是学者严谨规范治学的典范。

 

 

 

版权所有:0638太阳集团(股份)有限公司官网 2011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